2025-08-31
#菩提心禪修次第
#修心七要
#噶舉派是實修為主的傳承
什麼叫做「前行」?前行就是準備的意思。現代的人對於準備有一個錯誤的概念,就好像很多人在講前行這件事都覺得,我就是把準備做好之後,我再來做正事。就是好像是前行就是花三年,三年之後就進入一百年的正行了,大概是這樣的概念。認為「前行」跟「正行」之間是有一個明確的區隔。
很多人都會覺得,我的前行就是要完成多少時間或是功課,完成之後就是完成前行了,然後我接下來就開始正行,很多人都會有這種一刀切的思維。
但這個思維是有錯誤的。看待前行跟正行之間的關係,應該要像看待加油跟開車之間的關係。
你不可能加了一次油上路之後,以後都不用加油了吧?但不可能嘛,你加油跟你開車是不是間斷反覆出現的,對吧?前行跟正行之間的關係是像這樣的,是交替型的。我們為了要產生一點點正行,我必須做多一點點的前行練習,可是如果我產生正行之後,我就都不做前行練習的話,這個正行就不會發生。
再舉個例子來說,就像藏傳佛教常舉的榨芝麻油的例子來說好了。你要搾出那個芝麻油,你就是要有芝麻嘛,你得先有了芝麻,你再搾那個芝麻,然後才會出油。如果你搾了芝麻出油之後,你後邊難道會想說「OK,好,油來了」,然後油就會自動出現嗎?不會的,你還是要繼續搾那個芝麻,那個油才會繼續出現。搾的動作芝麻就像是前行,而出來的芝麻油就像正行一樣。
你做前行的準備,是幫助你生起相對應的正行。可是當你正行發生之後,你如果前行也就停下來後續只努力修正行的話,它是會有瓶頸的。
--
禪修就是「心的重訓」譬如讓心長出強健的肌肉,可以應對生活中的負重與壓力,讓生命活得更自在健康且富有彈性。
「修心七要」是一套培養菩提心的禪修技巧,由切卡瓦論師所創,此禪修法門最大的特色,是它非常簡單、非常適合如現代一般的五濁惡世,能夠把五濁一切障礙都轉化為菩提心。
我建議有興趣的朋友,先加入羅卓仁謙的LINE@:https://reurl.cc/D3Xk3Q,及「禪師不打坐」的LINE@:https://reurl.cc/OMvGmr。
#修心七要系列
豐富的文章,增長佛學知識